其实“社交恐惧症”,并不是只限于在大学环境下的社交,这似乎已经成为90后的“通病”。
▼
我问了周围的朋友,在哪一瞬间,大家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
小A说,她读大学时,寝室一共三个人。有次大家一起聊天,另两个交谈甚欢,一开始小A默默听着,聊到一个她也很感兴趣的点时,她就插了几句话,但很快被另两个人无视了。
之后她每次独自外出回寝的时候,进门前都要别扭好一阵。
小B说,每次过年面对七大姑八大姨,或者跟父母出去吃席见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的时候,都很想找各种借口逃脱。
跟一群不熟悉的人待一天,比跟人打一架还累。
小C说,每次有需要打电话的时候,都要做一会儿心理建设,打10086人工服务都害怕。
既不爱给别人打,也不想接电话,无论是谁打来的。
对于没有这一症状的人来说,这些都是特别普通的日常,但对社交恐惧症来说,真的很可怕的了。
于是有人就觉得,有这一症状的人,是不是每天都过得很忐忑很紧张?
并不!他们也有特别快乐的时刻!
有人总结了能让社交恐惧症高兴起来的8个瞬间:
对方主动取消了
你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约会
每次可以避免打电话
以及事情可以线上解决的时候
整个周末不出门,
一天不用跟人说话
有一个能跟你一起坐着
不用说话也不尴尬的人
下雨天待在家里,
喜欢的电视剧连播
在你家的客人终于决定要走了
早上上班坐电梯没遇到认识的同事
下班回家也没遇见顺路的同事……
总结起来就是,希望所有内向的人可以团结起来,待在你们各自的家里。
▼
你中枪了吗?
可能有人会问,社交恐惧症是病吗?
其实也未必,不然你觉得,人性格生来内向,也是种病吗?
我想起以前在杂志上读到的一个故事:
主人公从小就是个内向的人,他父母想改变他的性格,于是在他步入青春期的时候,逼迫他去参加一些所谓“锻炼胆量”的事情。
让他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带着他去一些社交场合。
但他对这些都极度不感兴趣,由于性格内向而孤独,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
对于他来说,让他安安静静看一天书,比参加什么交流活动都快乐。
但是在父母的压制下,他还是克制了自己的爱好。结果到了大学期间,没有治好内向的性格,反而更加恐惧社交。
好在大学里并没有那些管束,他喜静的性格让他在别人忙于玩乐的时候,读完了很多书,还发表了数篇作品。
也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他们交流共同兴趣爱好的时候,他也渐渐克服了一些社交恐惧。
虽然他后来依旧性格内向,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或许很多人认为,想治愈社交恐惧症,就应该“改变性格,走出自我”。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如此改变呢?当你让自己变得成功,就足够有能力去拒绝那些你认为无聊的人或事。
因为“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病,该治的不是这个症状本身,而是你是否因此失去了坚持自我的勇气。
▼
你可能还想看
▍资料参考自:微博@单向街读书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