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足球队,为什么一直依赖于外援呢?
2、多名高水平运动员归化,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弊?
3、中国足球到底怎么了?
4、有关中国足球为什不参加比赛!
5、中国足球最近有什么新闻吗?
6、中国足球为什么那么臭?是因为技术,还是制度?
1、中国向来有一种思想,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篮球和足球两个运动也确实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来提高竞技水平。只是政治国情,体育的基础设施,体质,运动的开展情况等客观的差距毕竟太大,聘请外教也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2、外援依赖过多:中国足球联赛长期以来对于外籍球员的依赖较高,这对于培养本土球员的机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过度依赖外援导致本土球员在比赛中的机会有限,也减缓了本土球员的成长和进步。
3、为外援们服务的他们很难成为战术核心,这样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改变,因此国内球员们得到的锻炼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持续减弱。
4、举个简单的例子,足协为了抑制高价引援的现象频繁发生,特地制定了禁令,超过数额就要交奢侈税。
5、本土球员爆发力、实力都逊色于外援,有了外援比赛观赏度提升很多,这也是为啥一直延续外援这种模式的原因。除以上三点外,有了外援的加入,本土球员才能学而用之,更上国际球员的技战术,更好的为国家队储备球员。
在我看来,虽然归化球员的到来可能会使对内的一些矛盾凸显出来,可是长期看来还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又可以期待国足重新打进世界杯了。比起一直输,毫无朝气的国足,我更期待,归化球员的到来能给国足带来更多的希望。
目前来讲,归化球员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利大于弊;从长远来讲,归化球员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弊大于利。世预赛国足大胜本就增长了士气,让我过足球运动员再次充满信心,斗志昂扬。但是同时也阻碍了本国球员的生长。
客观分析,广州恒大俱乐部拥有着的这几位归化球员,在未来的几年里,对于中国足球的作用,肯定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理清楚,什么是归化球员。其实熟悉足球的球迷们,这一点就不用我再赘述。
缺乏拼搏精神,没有进取心。球迷们从失望到绝望到骂再到恨然后是无奈最后就剩调侃了,不是我们球迷不爱中国足球,而是我们爱的代价只有受伤。
自然环境地等问题 中国的足球场地很少,没有到得各地方训练,适应环境,天气一变化,很多的足球都适应不了这种天气,只好停下来不训练了。
但中国球员好像没学过“一脚传球”,他们学的都是绝顶的足球功夫,就像电影里那样,可以用气功,把足球吸着、转着。
中国队的表现,并不是今天偶尔为之。看看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二十强赛中的表现,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顽疾,竟没人看出?悲哀,中国足球队的悲哀,中国亿万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国足二十强赛出局时写的《中国球迷的悲哀》。
赛事时间冲突 亚足联杯的赛事时间与中国足球联赛冲突,中国球队参加亚足联杯会影响联赛的进行,而中国足球联赛的进度也不能因此而改变。
中国不能参加世界杯的原因有:中国足球没有注重培养,足球没有在国内进行大面积普及。从小没有打好基础,也就没有足球人才了。足球技术培养没有做好,导致人才稀缺。
中国队没参加2022世界杯是因为世界杯只有32支参赛队伍,而中国是在选赛12强赛中就被淘汰了。2022年FIFA世界杯卡塔尔的参赛队伍中没有中国,中国在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中被淘汰,因此没有获得2022年世界杯参赛资格。
中国足协当时表示,体育赛事不应受到非体育因素的干扰,出现这样的事情既不符合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国际足联的相关规定。
1、包括足球媒体人接连发声批评巩汉林以及冯巩老师,比如董路三番五次批评巩汉林以及冯巩,说他们是球盲,没有资格批评中国足球。
2、年12月27日凌晨,中超武汉三镇俱乐部发布公开声明,就球队外援马尔康违纪违规被处罚、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和近期联赛赛程方面的调整向中国足协提出抗议。
3、月6日消息,美国《新闻周刊》日文版发表文章,关注中国足球发展,内容是在国内已经讨论了很多次感慨:中国这么有钱,为什么搞不好足球。
4、根据《足球报》的消息,中国足协很有可能再次出台新的降薪令,本土球员最高税前年薪不超过300万。上一次限薪的本土球员最高年薪标准是税前500万,这次直接再砍掉200万。这样的话,球员到手的薪水不超过200万。
1、其实这和很多方面有关。身体素质,生活的环境背景,民族精神,以及足球文化,和队员的文化素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中国足球,缺少一种拼搏精神,缺少一种虽败尤荣的精神理念。技术粗糙,战术粗糙,素质问题,中国足球暴露出的问题一显无疑,没有努力,那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3、中国足球体制不改,永远无救 足球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完善的青少年梯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看看现在国内的足球事业,那个省有合格的青少年梯队。
4、这是体制问题,足球的体制和乒乓球羽毛球等不一样。那些都是举国体制而足球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的足球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