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宣传“翻车”?这些“互联网内容风控”雷区不得不提
前不久,为了整治“自媒体”乱象,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中央网信办在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这样的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不止一次严厉提出了。
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品牌传播内容“翻车”事件,可以看出,关于“互联网内容风控”,显然已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公认的生存之基。
U传播深耕媒体营销、文案撰写、口碑营销、舆情管理、搜索营销和效果广告多年,能为国内品牌提供行之有效的推广服务,包括有国内外软文代写代发、媒体邀约、百科创建、微博微信营销、小红书抖音kol/loc/知乎推广等。
那么,在内容风控日益成为关注重点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把控呢?为此,我们列举了一些“内容风控”雷区。
知识产权合规风险
我国《广告法》有相关规定,明确规定了哪些内容未经许可不能被挪用、滥用。如:
——商标
宣传内容包括使用有图形、图案、字样等作产品设计,都应核实或者注明是否属于他人。具体可以登录可登录商标局网站查询。
——专利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即侵犯其专利权。实务中常见的方式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销售专利产品以及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版权(著作权)
常见侵权情况有:未经授权转载或使用他人文章、字体、图片和软件等。
以上这些所涉及的内容,都应谨慎对待。
当公司接收到涉嫌侵权律师函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应立即审查公司使用的字体、图片等是否侵权。
如果是,方法可以有:
其一,对侵权的内容做下架处理,避免赔偿进一步扩大;或者,就侵权事件与权利人进行协商谈判,确定合理的补偿金额并获得正式授权。
谈判未果的,企业则进一步评估诉讼结果,作为确定是否接受诉讼解决的依据。建议企业及时处理,与法律顾问沟通处理方案。
商业秘密风险
关于商业信息,包括合作方的商业信息,要确认是否能被公开,要避免企业的宣传作为取证线索和赔偿依据。
比如说针对被外界知晓和取证的生产设备信息或者工艺流程信息、生产时间等,避免作为权利人重要的取证线索渠道或者权利人申请现场勘验的有力证据。
广告宣传内容常见雷区
1、性别歧视:会把品牌/企业陷于巨大的舆论之中;
2、涉及敏感话题内容: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政治立场等话题;
3、出乎公众常规心理预期:即危机出现后的不当道歉声明;
4、营销策划不当:如涉嫌低俗内容挑战公众底线引发众怒。
5、不当言论:发表不合适的公众言论,也包括故意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等相关情节。
6、抄袭:宣传内容抄袭;
7、广告词违法使用:使用绝对化用语及广告法禁用词语,如第一、唯一、一流、全球级、极品、极佳、首个、独家、王牌、世界领先、王者、史无前例、前无古人、永久、万能、祖传、特效、无敌等等。
淘丁集团提供风控服务 为数字时代安全保驾护航
淘丁集团作为内容与业务安全专家,全面为内容与业务保驾护航。
来源:部分内容来源软文营销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