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2023年7月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仍居于河北省乙类传染病榜首
2023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丙类传染病8种。
本月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453例,死亡39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布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4.48%。
本月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774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90%。
8月15日,北京疾控中心报告
8月7日-8月13日,以新冠为主的
呼吸道传染总报告数为6205例
比上周猛增了71.6%
这意味着第三波新冠疫情很可能已经开始
三阳高峰或将提前出现
此前有专家预测疫情“三阳”高峰可能发生在11月。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新冠疫苗抗体一般能够保持六个月以上,从五月份的“二阳”高峰推算,大概到11月抗体消耗完毕。 但抗体存在时间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有网友分析:目前新冠可能已经提前开始,高峰期或许会在未来的一个月左右出现↓
8月7日-8月13日疫情公开数据(新冠第一)
这是北风的小屋制作的北京疾控趋势图,17-31周前五位只有新冠为呼吸道传染病,前五种传染病占到了总报告数量90%以上,呼吸道传染病占报告数的60%以上,因此判断呼吸道传染病数量大多为新冠病例。
由于第32期多了肺结核,北方的小屋制作了第二张图作为对比,该图是从第14周(即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4月9日)开始统计的,其中14-16周第一为流感,第17周(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30日)开始第一为新冠,持续到现在。
新毒株已出现!
佛山疾控8月16日表示
EG.5变异株在佛山市流行毒株中
逐渐占据优势
佛山疾控介绍,根据佛山本土新冠病毒变异监测项目显示,EG.5变异株在本市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总体来看,变异株EG.5造成的危害在可控的范围内,市民尚不需要担心EG.5可能带来的新一轮疫情影响。
综合研判认为,佛山疫情处于散发期,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疫情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群众不必过分担心,日常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建议高风险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患者及免疫低下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EG.5?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传播范围相对较大
佛山疾控介绍,变异株EG.5事实上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家族的一员,它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亚变异株XBB.1.9.2的“后代”。对于EG.5及其亚变异株EG.5.1,EG.5.1具有XBB.1.9.2所没有的两个重要的附加突变,即F456L和Q52H,而EG.5仅具有F456L突变。EG.5.1中额外的微小变化,也就是刺突蛋白中的Q52H突变,使其在传播方面比EG.5更具优势。
EG.5变异株对人的毒力没有增强,但免疫逃逸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更强,因此其传播范围相对较大。
美国发现高度突变新冠变异株
当地时间8月18日,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已经在美国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新谱系,并正在对其进行追踪。
根据全球公共数据库(GISAID)的数据,该病毒株被命名为BA.2.86,在全球总共有4例病例,分别发现于丹麦、以色列以及美国密歇根州。数据显示,BA.2.86总共有30多个突变,远多于目前流传的其他变种。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言人表示,根据现有证据,尚不清楚这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何种风险,但该风险可能会超出目前其他流行谱系所呈现出的情况。
当地时间8月17日,因BA.2.86存在大量突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受监控的变异株”。
虽然新毒株的传播范围增大了
变异种类增多
但目前总体情况:
01 对于免疫正常的大部分人来说:阳的越多,症状也相对越轻,且感染引起的损害不会叠加。
02 而有免疫缺陷的人群:阳了以后从来没有转阴过,持续陷于新冠病毒感染,而且往往病情较重,需反复住院治疗。
老人、严重基础疾病或者是免疫缺陷人群仍是重点保护对象。
建议免疫缺陷人群要打疫苗。
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叠加”
专家最后提醒:进入9月又是一年“流感季”,流感叠加新冠致死率会明显增加。建议老人、孩子、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实现60%-70%的流感保护力,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以备不时之需!
▌部分文字及图片信息源自央广网、河北省卫健委、北京疾控、佛山疾控、新浪新闻及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